今日更新消息 破紀錄,北交所再添兩家百日過會股!“領航計劃”來了,優質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最快13個月可上市……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7月29日,在北交所上市委2022年第30次審議會議上,天馬新材和華嶺股份兩家公司攜手過會!其中,華嶺股份從獲受理到過會用時僅38天,打破了北交所最快IPO過會紀錄;天馬新材從獲受理到過會用時僅38天,也堪稱“神速”。
今年以來,北交所的百日過會股已增至7家。目前北交所發行審核提速,未來還有可能實施“領航計劃”,即優質新三板企業掛牌12個月後可以12+1、12+2“直通北交所”,業界人士預計,未來北交所最快IPO紀錄仍有可能被刷新。
神速!從獲受理到過會僅38天!
近期北交所發行審核持續提速,而衝刺IPO的企業也積極配合、縮短回複問詢函時間,在“雙向奔赴”之下,北交所最快IPO過會紀錄不斷被刷新。
在天馬新材和華嶺股份過會之前,保持最快IPO過會紀錄的是惠豐鑽石,於3月10日獲受理,5月20日過會,用時71天,其已於7月18日登陸北交所。
而在今天北交所上市委舉行的2022年第30次審議會議上,天馬新材和華嶺股份兩家公司攜手過會,同時也雙雙打破了北交所最快IPO過會紀錄。其中,華嶺股份從獲受理到過會用時僅38天,從惠豐鑽石手中接棒,成為這一紀錄的保持者。
從華嶺股份衝刺北交所IPO的過程來看,“快”字貫穿其中。華嶺股份於6月17日向北交所報送IPO申報材料,6月22日收到北交所出具的《受理通知書》,隨後7月4日收到首輪問詢函。收到首輪問詢函之後,華嶺股份於7月20日完成回複,用時僅12個工作日。緊接著,7月22日華嶺股份被安排上會,並於7月29日順利過會,也即是說,華嶺股份從獲受理到過會用時僅為38天。
此次北交所IPO,華嶺股份擬募集資金8億元,用於臨港集成電路測試產業化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,這些募投項目將匹配國內高端集成電路行業發展需求,通過建設5nm-28nm 12英寸測試線、特色封裝研發平台,打造一站式、高質量測試服務平台和特色封裝研發中心。
華嶺股份為科創板上市公司複旦微電的控股子公司,主要致力於國內領先的測試技術研究、國產測試裝備研製及專業領域新方法研究,為集成電路產業鏈提供優質、經濟高效的全產業鏈整體測試技術方案。目前華嶺股份測試能力覆蓋CPU、MCU、CIS、MEMS、FPGA、存儲器芯片、通信芯片、射頻芯片、信息安全芯片、人工智能芯片等廣泛產品領域,服務產品工藝覆蓋7nm-28nm等先進製程。
業績方麵,2019年至2021年,分別實現營收1.46億元、1.92億元、2.84億元;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741.49萬元、5580.82萬元、9012.24萬元。
同樣於今天過會的天馬新材,於6月1日向北交所報送了IPO申報材料,6月7日獲受理,隨後在6月28日收到問詢函,從獲受理到上會用時也僅有52天。
此次北交所IPO,天馬新材擬募資3.7億元,用於電子陶瓷粉體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、高導熱填充粉體材料生產建設項目、功能材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。
天馬新材長期專注於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,主要從事高性能精細氧化鋁粉體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先後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、第一批建議支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。2021年天馬新材實現營業收入2.08億元,同比增長87.45%,淨利潤為5425萬元,同比增長234.4%。
未來北交所最快IPO紀錄或被刷新
在天馬新材和華嶺股份順利過會之後,今年以來北交所的百日過會股已增至7家。
除了上述的惠豐鑽石、天馬新材和華嶺股份,還有克萊特、鑫匯科、奧迪威和天銘科技。克萊特從受理到上會用時81天,即於2021年11月9日獲受理,12月10日問詢,2022年1月13日回複第一輪問詢,1月28日過會,3月21日在北交所上市;鑫匯科於今年1月5日獲受理,1月18日問詢,3月18日回複第一輪問詢函,4月1日過會,從受理到上會用時87天;而奧迪威和天銘科技分別用時93天、98天,前者已於6月14日在北交所上市,後者於7月6日過會,正在等待發行。
綜合來看,這些百日過會股有一個共同特點,就是具有“硬”實力。例如,天馬新材、惠豐鑽石、克萊特都是獲工信部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,華嶺股份是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,同時是國家四部委認定的首批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企業。
今天北交所官網顯示,8月5日北交所上市委將連開兩場審議會議,屆時眾誠科技、中科美菱及矽烷科技將上會。中科美菱從獲受理到過會用時也為38天,如果順利過會,將平了華嶺股份的最快過會紀錄。
另一方麵,北交所發行節奏加快,北交所的吸引力也在提升,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積極掛牌新三板並劍指北交所。那麽,未來華嶺股份保持的紀錄還會被打破嗎?從目前政策動向來看可能性並不小。
在日前的2022中國上市公司論壇上,北交所副總經理張梅透露,為進一步便利優質企業登陸北交所,正在研究實施“領航計劃”,以更好發揮市場一體化管理優勢。通過加強掛牌準入、持續監管、上市審核等各環節的內部協同,夯實前端審核監管基礎,提升後端上市審核效率,幫助優質企業上市預期“更明確”、上市時間“更快速”、上市過程“更順暢”,真正實現優質企業掛牌12個月後可以12+1、12+2“直通北交所”。
據了解,“領航計劃”更多針對增量市場,對還未登陸新三板的企業來說,未來進軍北交所的速度會加快,但具體如何加快,需要等到“領航計劃”出爐才能揭曉。
“在北交所發出首輪問詢僅三個工作日的情況下,如果北交所申報企業能加快速度,北交所申報企業完全可以在受理後一個月內完成上會。”新三板市場資深人士、廣東力量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為繹說。
朱為繹表示,在領航計劃支持下,有意向快速登陸北交所的新三板企業,可在掛牌後盡快完成以下事情:一是啟動北交所輔導備案;二是完成1000萬元定增並進入創新層;三是完成輔導驗收。在輔導備案期間,證監局和北交所提早介入,對於關鍵問題進行問詢,企業滿十二個月後立即向北交所進行申報,北交所及時受理,在三個工作日進行正式問詢,企業在一周內正式回複,然後安排上會。
“ 對於沒有掛牌新三板的企業來說,掛牌十三個月後即可在北交所上市還是很有吸引力的,這十三個月內可以至少實現兩次融資,解決企業發展所需資金;股東也能大宗交易解決流動性需求。目前創業板排隊497家,至少要兩年時間才能上市,最重要的是,企業在排隊期間不能股權融資,股權也無法轉讓”,朱為繹建議, “如果你有8000萬利潤,建議你盡快申報創業板,如果淨利潤位於3000-8000萬元利潤之間,建議盡快掛牌申報北交所,北交所上市後符合條件也能轉板,這樣進可攻退可守。”
(責任編輯:梁秋燕)
文章轉載自:新浪新聞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留言0